索 引 号: 032847231/201707-01182 | 名 称: 中共池州市贵池区委 365官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 |
生成日期: 2017-07-24 | 发布机构: 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组配分类: 规范性文件发布 | 主题分类: 农业、林业、水利 |
文 号: 贵发〔2017〕1号 | 语 种: 中文 |
关 键 词: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实施意见 | 内容概述: |
生效日期: | 废止日期: |
中共池州市贵池区委 365官网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皖发〔2017〕1号)精神,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2017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全面增绿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我区生态优势,坚持发展特色、绿色、休闲“三大农业”,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竞争优势,为加速率先崛起进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农业农村基础。
一、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1. 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按照稳粮、优经的要求,加快构建粮经协调发展的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粮经高效集约耕作模式。稳定水稻生产,大力发展品牌粮食,确保优质专用品牌粮食面积达80%,粮食总产稳定在30万吨以上。继续推进蔬菜基地建设,扶持一批蔬菜种植大户,开展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创建活动,新建蔬菜基地400亩,其中钢架大棚350亩,连栋温室50亩,争创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推动畜牧业升级和水产跨越工程,强化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力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健康养殖。
2. 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市场紧缺、适销对路的优质特色农产品。加大低产茶园改造力度,积极扶持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积极推动特优水产品、西山焦枣、中药材等产业提档升级。2017年,新改扩建无性系茶园2500亩,发展西山焦枣2000亩,发展中药材2000亩。
3.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杏花村现代农业示范区和梅里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认真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政策,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集中力量,加大扶持,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甲级队”,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主产区、优势产区聚集发展,打造加工产业集群。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吸引省内外工商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业。充分挖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潜力,通过技术改造升级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式增强发展活力,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40亿元。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大力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开展示范联合体创建。强化联合体内部经营主体间的产业联结、要素联结、利益联结,完善农业产业链,引导支持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建立紧密的农产品产销合作关系。
4. 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完善普通农户参与规模经营的利益分享机制。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基础上,通过村组内互换并地等方式,实现连片耕种。扩大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统配统施、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深入推进示范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创建,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6家;新增省级家庭农场5家,市级家庭农场15家。
二、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5. 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充分发挥丰富的休闲旅游资源,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大力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农业多功能性。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农业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2017年,力争新增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3个、星级农家乐4家。
6. 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发展要求,用好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立体生态农产品、医养一体等产业基地建设。依托丰富的硒资源,大力发展富硒米、富硒茶等富硒产业。积极引导林下经济发展,推进林农、林禽、林菌等复合经营模式。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着力建设一批体现徽风皖韵、凸显专精美活、实现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着力打造杏花村、梅村、马衙、墩上等一批特色健康小镇和民俗、禅修养生基地。
7. 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善服务体系,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林加工流通企业全面对接各类电子商务平台,相互融合,推动线上线下互动发展,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2017年,全区建成1个区级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165个乡村电子商务服务网点, 农村产品网络零售额增长30%以上。积极开展物联网技术示范应用。
8. 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深入开展农村“双创”,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行动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经营者、农业科技人员、退役军人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全面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用地用电、创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提升现有农民工创业园功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健全职业培训、就业服务、权益维护“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三、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9.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完成人工造林1.4万亩、森林经营10.5万亩。因地制宜调整优化林种树种结构,积极开展森林经营抚育,巩固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成果。加强公益林管护,着力推进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防灾体系建设。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全面落实“河长制”。积极争取国家、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建立健全生态保护长效机制。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继续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试点工程。
10. 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开展水稻绿色增长模式攻关行动,创建水稻绿色增长模式示范点6 个。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确保病虫情报准确率95%以上,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50%以上,粮棉油病虫危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蔬菜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行种养结合、立体种植为主的生态循环模式,实施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畜禽粪污和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加强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大中型沼气工程2个。
11.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开展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支持秸秆气化、固化等能源化利用,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专业化秸秆收储运,积极引进秸秆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和成熟项目,力争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9%,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约12万吨以上。完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完成秸秆机械化还田38万亩,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12.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落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主体责任,推广生产记录台账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控制能力。继续实施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新建农残、药残检测室17个。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推行农产品生产“红榜”和“黑名单”制度。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规模种养基地生产过程标准化、规范化。积极引导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力争新增农产品“三品一标” 20个。
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13. 强化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引入项目管理机制,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支持农技推广人员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强化包村联户,每名农技人员联系10个科技示范户、2个贫困户。主动适应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新要求,调整农业科技推广方向和重点,大力实施粮食等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深入推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重点推广优质专用品种和产能提升、节本降耗、减灾抗灾、循环利用技术模式。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推进农业物联网实验示范和农业装备智能化。
14. 加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科学制定园区规划,突出科技创新、研发应用、实验示范、科技服务和培训等功能。支持园区产学研合作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测试检测中心等科研和服务平台,开展特色优势产业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加快国家级杏花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15. 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加快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整合各渠道培训资源,探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培训机制,大力培育现代青年农场主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全年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930人。加快建立“培育对象数据库”,逐步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投入机制。
五、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
16.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6万亩。深入实施“5588”和水利修复三年行动计划,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21座,完成秋浦河综合治理工程和6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配合做好321省道西延工程、齐石公路、池州至殷汇一级公路改建等重点交通项目建设,建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328.4公里,危桥改造3座、渡改桥1座。加快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17. 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11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深入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一体化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专项整治“三大革命”,扎实开展精准治污工作,着力解决影响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抓好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的关闭、搬迁工作,开展农村垃圾、生活污水专项治理行动,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加快农村改水改厕步伐,实现镇街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污水处理率达到30%。大力开展绿色村庄创建。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1700户农村危房改造。
18.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镇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大病保险,加强农村基层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能力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加强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逐步提高农村五保、低保、优抚对象保障水平。支持建设多种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实施重点文化惠民项目,建设镇街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深入开展“送戏进万村”、送电影、送图书等活动。
19.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认真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实“六看六确保”要求和“四个清单”机制,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突出推进产业扶贫工作,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资金投入,完善金融等相关扶持政策,让更多贫困人口分享产业发展收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激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和驻村扶贫工作,强化督查检查,实行严格的考核评估和问责,确保2017年完成4个贫困村出列和6205人的脱贫任务。
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20. 加强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认真抓好土地确权颁证登记扫尾工作,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数据库建设,巩固和拓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强化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
21.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强化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监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全面完成梅街镇桃坡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范围。
22. 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三权分置”格局和运行机制。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推进林权配套改革。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所有权证、使用权证、管护责任书制度。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增强为农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农业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产品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扎实抓好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
23.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保证增量,用好存量,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当增加。今年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和规范农业支持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巩固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工作,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完成“劝耕贷”镇街道全覆盖,实现“劝耕贷”发放100户以上,总额1亿元以上。加大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对贫困户授信力度和贷款规模。积极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严厉打击农村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
24. 推动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积极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拓展功能,开发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同层次保险需求的各类保险产品,不断增加特色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推动大宗农作物(牲畜)政策性附加补充保险和商业保险模式,提高水稻、小麦的赔付标准,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淡水养殖、家禽、果树、茶叶等特色农业保险覆盖率。
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四个意识”,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位置,切实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及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农业农村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来。改进工作方式方法,破除传统思维束缚和工作路径依赖,加强调查研究,尊重基层创新创造,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增强“三农”工作的实效性。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农村基层,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好管好用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坚决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探索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完善务实管用的村务监督机制。积极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治理、法律宣传教育服务和信访工作。加大“三农”工作宣传力度,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