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区委(办公室)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16-12-29 |
这次区委全委会议,是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总结2016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工作,谋划部署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就经济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关于2016年经济工作回顾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2亿元,增长8.5%;财政收入26.6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233亿元,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亿元,增长9.5%;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85亿元,增长24.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6亿元,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3.25亿美元,增长55.6%;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概括起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产业提效、转型提速、发展提质、民生提升”的良好态势。
“产业提效”,主要表现在:一是传统产业发展提效。通过实施“百企升级计划”,引导和激励企业技改扩规,推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金属材料等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转型。预计四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70亿元,占规模工业比重的71%。二是新兴产业发展提效。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业态,成功引进了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铸造用合金新材料等项目。池州高新区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半导体)集聚发展基地,全区预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17亿元。三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提效。全面落实促进商务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电商企业突破100家。依托生态本底优势,积极引进了新农创竹韵陶风乡邻小镇、杏花村养生教育、华源医养一体等大健康产业项目。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计划,促进文旅、农旅融合发展,全区星级农家乐达61家,我区再度跻身全省首批旅游强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四是现代农业发展提效。出台了促进农业现代化实施意见,积极创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新增流转土地4.2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6.4万亩,新增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家、省级家庭农场5家、“三品一标”认证9个。
“转型提速”,主要表现在:一是园区经济转型提速。坚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推进园区向综合服务配套提升、向产城一体化转型。池州高新区立足“高新”品牌,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动化解存量企业,瑞强塑业等5家困难企业实现重组,焕发生机。前江工业园区围绕产城一体,加快完善水电路等配套功能,强化社会管理和生态园区建设,启动建设综合智慧平台,园区综合品位明显提升;强化重点企业监管,冠华黄金等8家企业成功引进合作伙伴或新上项目,释放产能。杏花村文化旅游区立足生态本底优势,全面提升品牌知名度,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积极争创4A级景区和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杏花村文化旅游节成为我区唯一经省活动办批准的节庆活动。二是镇域经济转型提速。放手发展镇域经济,镇街发展动力明显增强,鼓励支持镇街相继出台了自主招商、引进总部经济等一揽子激励政策,镇街特色优势更加显现,棠溪镇被评为省级焦枣加工产业集群专业镇。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镇街道累计在建项目150个。
“发展提质”,主要表现在:一是企业帮扶见实效。全面落实供给侧改革一揽子政策,帮助企业减负释压,保持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组建了8个帮扶工作小组和7大专业帮扶团队,依法依规帮扶企业,解决了74个疑难问题。设立过桥续贷资金,累计为12户企业提供续贷过桥周转资金1.2亿元。积极推广“4321”政银担风险共担机制,签订4.8亿元合作协议。二是项目建设取突破。继续开展“重点项目建设集中推进年”活动,遴选80个省级“大新专”、市级重点项目、90个区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落实项目建设“四督四保”、“三查三单”等工作机制,实施分层分线调度,53个列入省、市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投资百亿元的神山灰岩矿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卡尔菲特产业园、西恩新材料二期、万达新材料等项目投产运营,齐石线矿产品运输专线等项目稳步推进。三是开放合作显活力。创新招商机制,建立了招商人才资源库,组建了4支区级专职招商工作队、12支园区专职招商工作队。实行园区全员招商、镇街自主招商、部门申领招商,全面激发招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年新引进项目120个,其中省外投资项目45个、增长22.6%。四是科技创新出亮点。出台实施创新驱动、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政策,设立了5000万元区级产业发展基金,支持企业创新,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池州高新区启动国家级高新区申建工作;前江工业园区省级科技孵化器已报省科技厅备案,并成功组建了池州超细粉末研究中心,7家企业与相关高校及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转化科技成果13项。支持企业逐步推进“机器换人”计划,艾可蓝公司建成全市首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邦鼐机电胡建东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五是深化改革有力度。深入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启动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落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离,公布公共服务与中介服务收费清单。建立全市首个投资项目审批代办服务中心,完成部门首席代表进驻,项目落户效率明显提升。
“民生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环境整治成效全面提升。成立了“两山”创建指挥部,实施“1+5”整治方案,全面启动“五治一创”行动,完成30家绿色矿山、16家绿色企业创建任务。对所有矿山企业实行分矿种、分类别进行综合整治,全区计划动态保留矿山24家。启动牛头山港区6家小散码头整治关闭工作,构建岸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以科技治超为抓手,强化治超队伍建设,建立联合查处治超工作机制,超载车辆出场率控制在1%以内。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年行动,顺利通过省住建厅验收;启动了6个集镇驻地建成区环境综合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活动,全面打响我区禁止采砂攻坚战。二是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全面提升。沉着应对“雨情超历史、汛情超98”的特大洪涝灾害,赢得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重大胜利。积极组织灾后水利水毁修复,修复工程600处、县乡道路540公里。抢抓水毁修复三年计划契机,力争3年完成8条中小河流防洪治理任务,除险加固41座病险水库,全面提升防汛抗洪能力;利用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建设机遇,升级县乡公路82.7公里,完成村道硬化、拓宽350公里,3年时间将全面补齐交通短板。三是精准脱贫水平全面提升。制定了脱贫攻坚“四项清单”,调整完善脱贫滚动计划,实施十大脱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5202人。
在回顾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制约贵池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发展的质量效益依然不高,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科技创新能力不强,转型升级尤为迫切;二是资源环境约束依然趋紧,粗放式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态保护和修复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三是对外开放水平依然偏低,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解;四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仍不充分,全区尚有2.67万贫困人口尚未脱贫。
为此,我们要辩证看待发展成绩和发展不足,既要坚定信心,强化进取意识,又要居安思危,强化忧患意识,主动作为,精准发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二、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研判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们要充分认清发展的形势,紧紧把握发展的机遇,恪守遵循发展的规律,顺势而谋,因势而动,加快推动贵池“十三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第一,要把握发展形势,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关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12月14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用8个字概括:“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缓中趋稳,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在中高速这个台阶上比去年虽然有小幅放缓,但是增长的稳定性明显增强,季度之间非常平衡。之所以说稳中向好,是因为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积极变化,经济结构在优化,创新的支撑作用、消费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就业岗位持续增加,居民收入基本与经济增长同步,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锦斌书记用了12个字来概括我省经济运行情况,即“好于预期、领先中部、快于全国”。联系我区自身实际来看,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健康平稳,预计全年经济增速为8.5%,人均GDP突破5500美元,标志着贵池的经济发展迈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期阶段。这些都为我们以更大的信心和决心,推动新常态下的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高起点、全方位认清发展大势,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增强抓好经济工作的前瞻性。
第二,要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新常态下抓经济工作,必须准确把握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趋势和新机遇。从产业升级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贵池生态特色等后发优势更加凸显,这为我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调转促”带来了新契机。从区域发展看,国家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等战略,我市正式列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市在国家战略层面已经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为我区扩大开放、借力发展增添了新优势。从全省看,在刚刚结束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振兴县域经济,修订考核指标,为我区的发展亮明了指挥棒。对此,我们必须切实增强加快追赶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面对标长三角中明确定位、提升标杆、等高对接,不断缩小发展差距,奋力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中干在实处、闯出新路。
第三,要遵循发展规律,切实增强工作的有效性。当前,在国家的“大层面”上,面对繁杂宏观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主要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如果说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开局之年,那么2017年则迎来了深化之年。对于贵池的“小气候”来说,我们要充分认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全国范围和后发地区的异同,在紧扣“劳动力、资本、创新、政府”4条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我区仍要将“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推向经济工作的“主战场”。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彰显特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既要扩大投资规模,更要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重点解决好“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的问题。要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高带动力的服务业、高品质的特色农业,大力推进增长动力的结构转换,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逐步让新经济挑起大梁。
基于以上判断,我们通过综合考量,初步提出今年全区主要经济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财政收入增长4.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省外亿元项目到位资金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11%。
这些目标的提出,兼顾贵池的发展实际和全省、全市的发展环境,兼顾当前和长远,兼顾需要和可能,既体现了保持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考虑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是积极稳妥的,也是切实可行的。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各部门要继续弘扬伟大的抗洪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把握各种有利因素,力争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得更好。
三、关于2017年重点工作安排
2017年是贯彻落实区第四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为此,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保障经济稳定运行。我们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拿出管用的实招,努力推动经济平稳向好发展。一要落实“去降补”五大任务。从去产能看,虽然我区总体上不存在产能过剩,但也不是净水一潭,也有一些企业、项目因为产品、市场原因停产停工。关键是要使这些投入的要素发挥作用,不能变成“沉没成本”。既要通过技术改造、产品转型、市场开发、资产重组,努力使“半截子”项目活起来,又要依法依规对僵尸企业依法予以稳妥处置。从去库存看,我们要继续采取棚改货币化安置的办法,积极化解安置房库存。关于去杠杆,在县区级这个层面,就是如何引导资金更好地进入实体经济,更好地推进金融创新的问题。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参股投资重点产业和优质项目;深入推进“4321”政银担合作,全面开展“税融通”贷款在内的各种银税合作活动;继续拓宽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支持艾可蓝IPO上市,力争2户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降成本,就是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精准帮扶重点企业机制,打好实体经济降本增效“组合拳”,切实把企业生产成本降下来。同时,还要把行政成本降下来。补短板,补什么,从我们实际出发,就是要补科技研发,补产业链高端,补基础设施建设等短板。这些方面,各地、各部门都要深入研究、深入思考,结合实际,找准路径和措施,细化好、落实好。二要持续扩大有效投入。要围绕“投什么”、“谁来投”、“怎么投”等重大问题,研究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各方面关联度高、拉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大事、要事。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机制,把握重点、上下联动,突出抓好省级“大、新、专”项目、市级重点项目和区本级政府性投资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达产达效。要认真总结“项目建设集中推进年”活动的经验做法,紧盯一批重大项目,创新调度方式,推行现场调度和集中调度相结合,确保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60亿元。要准确把握中央、省、市政策投向,谋划储备一批重点项目,争取列入省、市大盘子。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省里提出推进“三重一创”建设(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创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市里也在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评审。各园区要抢抓机遇,积极争取,抢占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全面落实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制定完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池州高新区要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力争氮化钾第三代半导体项目正式运行,前江工业园区池州超细粉末研究中心要申报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实施5家企业“机器换人”和智能工厂改造,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5家。
第二,坚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支撑,促进发展提质增效。产业是稳增长、促发展的基石,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经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我区产业转型发展的思路已经逐步清晰。坚持传统产业提质增效与特色产业提速增量并重,资源开发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并重,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全面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要推动工业改造升级。工业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工业发展要有后劲,必须推进改造升级。这要有新思维,与“双创”、“互联网+”结合起来,促进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我们要充分运用项目引进、产业配套、兼并重组、参股合作等方式,启动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提升机械装备制造、金属材料、非金属矿以及服装加工等传统产业整体水平。要依托现有重点骨干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引进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四大特色产业,做大特色产业总量,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要在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上做文章,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在协作配套上下功夫,拓宽制造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电子信息产业要在产业链延伸上求突破,提升资源利用率,促进产品精细化发展;新能源产业要拓宽发展领域,提升产业层次,推进产品多元化发展。二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效怎么样,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当前,我们要继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生产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突出“品种、品质、品牌”和“绿色、有机、高端”,做大做强优质粮食、生态水产、绿色农副产品等特色产业,力争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超40亿元。要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为目标,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经营大户的培育扶持力度,新增省级示范社1家、“三品一标”24个。三要促进消费服务业大发展。推动服务业大发展,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规律要求的根本选择。没有服务业大发展作支撑,我们面向国内、国际的开放合作新格局不仅难以加快形成,甚至可能错失良机。为此,必须进一步完善促进商贸经济、电子商务的政策措施,努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要继续加大对三毛纺织、明坤铝业、三大洲袜业等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发展“互联网+流通”、“互联网+外贸”等商业新模式,支持池州高新区积极引进宇达智慧产业园顺利落户,推进传统商贸企业转型“触网”,发展线上到线下一体化营销模式,丰富新型消费业态。要通过吸引外来资本参与池州高新区物流配送中心、前江工业园区金融商务中心建设运营,加快促进产城一体。要规划建设杏花村美食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等特色商业街,加大城乡商贸流通基础设施投入,完善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建设,激活城乡消费市场。四要抢抓全域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先机。良好的生态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我区不可多得的财富。我们要充分发挥“绿水青山”优势,深入实施“旅游+产业”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养生养老、休闲度假、文旅体验等新型旅游业态。要在抓规划、抓特色、抓项目、抓环境、抓品牌、抓营销上持续用力,加快推进文化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配套,深化旅游业与文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融合发展,认真办好第二届杏花村文化旅游节系列活动,新增一批省级优秀旅游乡镇、旅游示范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不断提升贵池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我区发展大健康产业不仅拥有独特的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而且产业、要素支撑等基础条件也日益完善。我们要坚持超前谋划,抓住健康养老这个大市场,力争占据主动、赢得先机。当前,要科学定位,研究出台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年度行动计划,落实产业发展政策,着力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新格局。要突出重点,选择1—2个优势领域实施集中突破,加快推进竹韵陶风生态旅游度假村、秋江立体生态农产品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努力打造杏花村、梅村霄坑等一批特色健康小镇,建设马衙、墩上等一批禅修养生基地,加快把我区建设成为池州大健康产业的核心区和先行区。
第三,坚持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加快城乡融合发展。“三农”工作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瓶颈和重要着力点,必须下大气力进行补课。一是新型城镇化进程要再加快。城镇化的核心是人,首要任务是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随着当前城乡二元体制的逐步破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要依托“一主”(池州主城区),打造“两翼”(池州高新区、前江工业园区),因地制宜,同步推进国家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特色镇建设,吸引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不断扩大城镇消费群体,升级消费结构,释放消费潜力,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要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全力服务市政重点工程和江南集中区、市经开区、平天湖风景区建设与发展。二是基础设施短板要再补齐。补短板,农村是关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要持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以水、电、路建设为突破口,深入实施重点水利工程和“5588”行动计划,突出抓好联丰圩、唐田圩等重点圩口建设,深入推进我区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全面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农业用电需求。继续深入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打通农村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突出抓好镇街集镇建成区环境“两治一加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从“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转换,全方位改善提升城乡面貌。三是服务“创城”要再发力。明年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之年,必须举全区之力抓好创建。要抢抓海绵城市建设机遇,加快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步伐,扎实开展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环境整治,并逐步向镇街延伸,构建文明创建长效机制,真正把这项我们一直想干但又没财力干的事情干好。要紧扣文明创建的弱薄环节,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居民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已建成数字化管理平台作用,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要全面实施主城区物业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好小区内部脏、乱、差等问题。巩固提升主城区标准化社区创建成果,持续深入开展主城区“三社联动”创建,构建一体化社区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第四,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激发经济发展新动能。改革开放是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能否有效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关键看改革的任务是否落地见效、创新的举措是否契合区情实际。一要牵住深化改革的“牛鼻子”。改革的牵引力从哪里来?就是要聚焦重要领域、关键环节,把各项重点改革任务抓紧抓实,以改革的新突破、新成效,为经济发展增加“稳”的压舱石、注入“进”的驱动力。具体而言,要突出抓好有利于激发市场活动的重点改革,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持续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民营经济发展等重点领域改革攻坚。要认真落实农村综合改革各项政策,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劝耕贷”试点等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资源管理机制,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保值增值。二要种好开放合作的“责任田”。当前,随着经济下行、需求疲弱,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产业转移趋势放缓,精准招商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如何改进招商方式,实施有效精准招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域化旅游、大健康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等,绘制好贵池产业布局的“规划图”,充实好招商引资的“项目库”。要继续发挥好区级专职招商工作队、园区专职招商工作队作用,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加突出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引商,全面提升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落地开工率,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120个。要深化贸易便利化,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型贸易模式,培育壮大外贸经营主体,加快前江工业园区公用码头口岸开放进程,实现外资、外贸、外经联动发展。三要营造加快发展的“软环境”。当前,相比于一次性的政策扶持,投资者更看重的是服务质量和投资环境。要以招商引资项目代办中心即将运行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体系,优化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流程,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行政效能,积极营造“亲”、“清”的营商环境。要全面落实税费减免、财政贴息、注册资本“零首付”、“五证合一”等创业扶持政策,最大限度地放宽创业条件,降低创业成本。要进一步发挥政策的激励效应,引导社会成员兴办经济实体,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努力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提速、比重提高、质量提升。
第五,坚持以生态文明为导向,增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中央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标注了经济发展的新方位。我们要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真正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一要扎实推进“五治”行动。各地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大局的高度,按照“两山”创建工作思路,持续推进绿色企业、绿色矿山创建工作,认真实施铁腕治矿、重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网格治脏“五治”行动,真正守护好贵池这一片绿水青山。要坚持分类治矿原则,全面规范矿产资源开采与管理,建立矿产品调拨平台,实现矿产资源的优质高效利用。要加快组建综合执法队伍,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实现内河全面禁止采砂。要扎实推进牛头山港区小散码头整治关闭,优化长江岸线资源合理布局,提高综合利用效率。要严厉打击超限、超载行为,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提高科技化管理水平。坚持网格化管理,分类编制农村、园区、主城区垃圾处理专项规划,推进垃圾分类减量,优化城乡人居环境。二要严守生态保护底线。要牢固树立环保底线、生态红线“双线思维”,以最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严厉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继续开展道路扬尘、建筑工地扬尘、餐饮油烟、燃煤小锅炉专项整治活动,扎实做好大气、土壤、水污染防治工作,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要高度重视保护自然生态资源,警惕“伪生态”“真破坏”,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古村落保护,全面完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实现贵池山青、水绿、天蓝。三要引导发展生态经济。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升级改造,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培育生态农业,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培育林下经济,发展森林食品、苗木花卉、药材培植等新兴林业产业。要深入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开展坡耕地及林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生态园区、生态村镇示范创建。
第六,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提升群众获得感。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要精准脱贫再攻坚。将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当作我区当前的头等大事和重中之重,运用组合拳,打好攻坚战。要继续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十大工程,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实上见实效,确保明年4个贫困村出列、4850人脱贫。要坚持脱贫与致富并举,政策兜底与主动脱贫并举,着力构建保障脱贫人口基本收入长效机制,切实推动脱贫人口增收致富,坚决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二要民生民计再改善。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相辅相成、紧密相连。要更加关注民生,强化民生工程建设的过程绩效管理,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和建后管养机制,确保民生工程持续发挥效益。同时,要不断创新“自选动作”,扎实办好惠民实事,进一步凝聚民心、集聚民智、汇聚民力,形成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三要社会事业再推进。当前,我区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和矛盾仍然突出,公平正义成为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必须聚焦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文化、就业创业、医药卫生等社会事业重要领域,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完善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四要依法治区再深化。法治是社会治理的最终方向。要积极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多元治理。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依法及时解决各类信访问题。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狠抓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强化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各项工作千头万绪。下面,我就当前有关重点工作强调一下:
第一,要确保实现首月首季“开门红”。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做好明年经济运行谋划安排,逐项细化,落实到企业和具体项目,确保实现首月首季经济“开门红”。要突出抓好“两节”期间招商引资,继续举办招商推介、同乡座谈会等系列活动,力争节后实现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
第二,要高度重视群众生活保障。要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结合“送温暖”活动,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认真做好孤寡鳏独老人、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救助工作,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基本生产生活。
第三,要严密加强冬春森林防火。全面落实区级领导联系责任制、镇街“一把手”负责制、区直单位包保责任制和防火期内值班带班制度,严格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和重点人群要采取死看硬守,严防森林火灾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四,要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继续保持高频排查、高效治理、高压严管的态势,真正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高度重视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加大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安全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第五,要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地各部门要针对“两节”前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一次细致排查,制定防范预案,妥善化解矛盾。当前,要重点做好农民工工资清欠、企业欠薪、社会治安等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第六,要自觉恪守廉洁自律底线。“两节”将至,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身体力行,以身作则。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区有关规定,厉行勤俭节约,倡导廉洁、文明过节的新风尚。
同志们,良好开局昭示美好未来。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苦干,开拓创新,积极争当排头兵的样板区,为贵池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而努力奋斗!